四十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浴血荣光》正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黄金档热播股票配资平台那个好。
该剧讲述的是从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到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这段艰难曲折的中国革命历程。
这段历史,在以往的革命题材影视剧中都曾有所讲述,但《浴血荣光》对这段历史的艺术再现,不仅是对那段峥嵘岁月的再次深情回顾,也为革命历史题材在新时代语境下和审美艺术升维的创作环境中,如何实现对革命历史的再思考与再创作,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有两次重大的危机时刻:
展开剩余87%第一次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批共产党人被屠杀,大革命失败;
第二次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教条主义等错误的军事指挥策略让红军损失惨重,被迫开始长征。
这两次危机时刻,是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历史上党员和革命群众牺牲最为惨烈、正确路线与错误路线斗争最为激烈的一段悲壮历史。
《浴血荣光》正是以这两次中国革命的“至暗时刻”为叙事重点,详细地描述了我党从失败的血泊和迷茫中奋起,组建人民军队,开辟武装斗争新路;又从正确路线与错误路线的斗争中挽救革命、绝地重生,从而实现历史转折的艰辛历程。
剧集的开篇,描写的就是白色恐怖笼罩下的长沙,徐特立登车北上去寻找毛泽东,在车站亲眼目睹了革命者被追捕杀害的悲痛场面,而在武汉的毛泽东,此时也在紧张地疏散农会会员,安排他们安全转移。
此时的中国,黑云压城,愁雾惨淡,而蒋介石却正在踌躇满志地盘算着他和宋美龄的结婚大礼……
危机时刻,周恩来等人在南昌发动起义,毛泽东回湖南组织秋收起义……
于是中国革命开始了走武装斗争的正确道路。
从创建革命军队,到井冈山会师、建立革命根据地,从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反“围剿”斗争,再到血战湘江……中国革命又一次面临着存亡继绝的危机时刻……
《浴血荣光》的结尾,写到了1935年1月遵义会议的召开,结束了错误路线给红军带来的巨大损失,毛泽东重回军事领导岗位,革命又一次从危机中获得生机……
这一系列重大事件,在剧中都被一一呈现,既写出了这段历史的残酷和艰辛,又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仰和崇高的革命精神。
两次危机说明一个道理:选择正确的道路,选对正确的领导者,这是中国革命能战胜危机、走向胜利的关键所在。
另外,危机叙事的切入角度和立意,也使该剧在情节推进与叙事节奏中,始终充满紧张与激烈的叙事悬念和戏剧张力,同时,它也为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提供了新的结构框架与叙事思路。
塑造鲜明生动的领袖和英烈形象,也是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重要的艺术使命之一。既要还原其真实人物的历史风貌,又要开掘出人物的艺术风采。
《浴血荣光》中对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形象塑造,与以往题材中的形象相比,也做出了新的努力和尝试。
《浴血荣光》中毛泽东的扮演者王仁君是近年来在剧中多次饰演毛泽东的优秀青年演员。
他在本剧中饰演的毛泽东,除了突出其一贯所具有的目光远大、清醒顽强、刚毅坚定、百折不挠的领袖风范的同时,更为其增添了刚柔兼具与温文儒雅的气质。
不少的细节描写,突出表现了毛泽东身上所具有的师生情、同志情、兄弟情和伉俪情,让领袖人物的形象更加立体、内心情感更有层次。
王志飞饰演的朱德,可以说更具突破性。
他在把握好朱德一贯所具有的忠勇、坚定、朴实、敦厚的性格特征的同时,又赋予了人物意气风发和热血激情的特点。
王志飞塑造出了一个英武俊朗、刚毅率直、豪壮真诚的朱德形象,这在某种意义上,还原了朱德在那段中国革命历史中的本来面目。
刘智扬饰演的陈毅,其性格中所具有的热情开朗与为人的坦诚和真切,都让观众看到了不同革命者身上所具有的各自风采,这些都给观众以耳目一新之感。
在人物塑造上更具突破意义的是该剧不回避领导人之间对一些具体问题的不同认识和分歧,比如毛泽东与朱德之间在军队建设、军事指挥上出现的矛盾与争执等。
这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强化了人物之间的戏剧冲突,同时更显示了领袖们之间的坦荡与胸襟。
另外,再现历史细节,还原历史中的名场面,也是该剧人物塑造的特色之一,比如朱德的扁担等等。
这让《浴血荣光》中所塑造的这些革命领袖们在剧中既能让人心生敬仰,又能兼具性格特征和人格魅力。
《浴血荣光》对在革命斗争中牺牲的我军著名将领如卢德铭、王尔琢、陈树湘、何挺颖、伍中豪等人,也都有细致的描写,这在以往的同类题材中并不多见。
这些英雄人物如果能活到革命胜利的时刻,无疑也都能位列将帅。
该剧真实再现了他们的革命经历与对中国革命的贡献,以及牺牲时的悲壮场面,既是对这些先烈们的深深怀念,也能让人心生崇敬与惋惜之情。
《浴血荣光》在讲述真实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同时,还通过艺术虚构,设置了林裁缝一家人的故事线,这让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在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结合上,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它不但体现了在中国革命斗争中无数的普通家庭所做出的牺牲,同时也形象地阐述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深刻主题。
林裁缝一家人对革命的忠诚和悲壮的牺牲,与剧中真实的历史人物的故事一样感人至深。
从戏剧结构的角度,它也起到了剧情推进与叙事交代之间的关联。这也是该剧为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提供的一种新的艺术范式。
发布于:北京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实盘炒股配资_网上实盘配资_网上股票配资杠杆观点